勁爆呀連飛機都要賣站票了![]() 縮減座椅空間,將更多乘客塞進機艙,一直是航空公司的目標之一。最近,一家名叫Avio Interiors的意大利公司,在漢堡舉行的飛機內飾展會(Aircraft Interiors Expo)展示了它們的新設計:站立式飛機座椅。 幾年前中國的春秋航空就提出來設想過,短途旅客可不可以在飛機上設立站位,引起了好多旅客參考評論。那現在國外的一家航空公司是真的做出來的,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。 這種叫做Skyrider 3.0的座椅,可以讓乘客以更“直立”的方式乘機,而不是坐著。如果將所有座椅都換成它的話,能讓機艙擠進120%的乘客,并且將座椅前放腿的空間從28英寸(約71厘米)縮減到23英寸(約58厘米)。 站立式飛機座椅的背面。圖片:Independent News。 該公司宣稱:“短途飛行市場的擴張,促進了這項設計的面世”。當被問到這種座椅會不會降低乘客的舒適度時,得到的回答是“舒適度是可接受的(Acceptable)”。
該設計的示意圖(非本次展品)。圖片:Forbes。 該公司的發言人還說,這種座椅比起普通經濟艙的座椅設計更簡單,并且輕了50%,可以進一步為航空公司減少飛行成本。 縮減空間,不是新鮮事 航空公司為了增加利潤,縮減乘客空間,已經不是第一天了。 比如在2017年,英國航空就因為這個上了Independent新聞的頭條:英國航空決定將一些短途航班的座椅空間縮減到29英寸(約74厘米)。 縮減之后的座椅空間,和廉價航空EasyJet的一樣大,甚至比Ryanair還要小1英寸。 緊湊的經濟艙座椅空間。圖片:Independent新聞。 站立乘機,可行嗎? “站立乘機”的概念,其實在2003年就有了。不少廉價航空公司,比如Ryanair和國內的春秋航空,都表達過對于這個想法的興趣。 比如在2010年,Ryanair的CEO Michael O'Leary就宣稱,他在考慮將某些航班的座椅替換成站立式的,并將“站立機艙”的機票定價低至4磅起。 不過,因為種種原因,這個想法并沒有被普遍實現。這種設計最大的弊病,可能是乘客的舒適度——在展會上,CNN的記者親自體驗了一下站立式座椅,并作出了評價。 CNN Travel的記者在AIE展會上體驗站立式座椅。圖片:CNN Travel。 記者表示,這種座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不舒服……不過,這可能是因為她原本的期望值太低了。 她表示,坐在上面感覺很像坐在自行車上——如果只坐幾分鐘的話,是可以接受的。 另外,這種設計似乎對很高或者很矮的乘客并不友好。如果座椅高度不合適的話,很可能坐上去非常不舒服。 其實早在2009年,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就發表過類似的設想。他曾向媒體描述了所謂飛機站票區的設想:“站票位置類似于吧臺座位,旅客可以站著斜靠在一塊板上,背部有軟墊,肘部有扶手,胸部有安全防護橫擋,臀部還會有突出物支撐;旅客從肩膀到胸口,交叉綁上安全帶;可以半坐,也可以直立,乘飛機過程將是安全的。” 連設計公司的發言人都承認:“如果飛行比較短,并且想省錢的話,忍一忍就過去了……不過,說老實話,我自己都沒法想象這么站著8個小時。” 看了新聞,網友們也坐不住了,紛紛吐槽道: John Ramey:這看起來就像棒球場上的廉價塑料座位…… Antti Kanto:#畜生艙 Marty mcflyyyyy:乘機時候,是不是還要穿著騎行短褲?(嘔吐表情) RePupLick:航空公司總是強調“起飛和著陸時候不要站起來”。有了這些站立式座椅之后,他們要怎樣? 廉價航空的小陷阱 雖然小伙伴們暫時不用擔心需要站著坐飛機,現在的廉價航空,已經有很多“坑”了。 比如,在購買了價格極低的機票之后,你可能會發現,想要帶行李,還得多付錢: 各個航空公司的行李價格對比。圖片:Daily Mail。 比如,你想選個座位,發現又要付錢: 比如,你來到機場,才發現,Check-in也要交錢: 比如,你終于坐上飛機,肚子餓了,卻發現,飛機上的飯和水,居然都是收費的:
EasyJet的菜單。圖片:Dietsandcalories。 甚至,在前幾年,當計劃將站立式座椅植入到短途航班時,Ryanair的CEO還表示:“我們也在考慮對于使用廁所的乘客收取每次1英鎊的費用。” 航空公司們,真是對窮人越來越不友好了…… 相關新聞
|
|
在線支付100%認證
全球機票聯網售票
7*24小時專業客服人員為您服務
電子客票,身份證直接換登機牌